Lys-C 在多种细菌宿主中存在,其中 Lysobacter enzymogenes 是商业可用 Lys-C 最常用的来源。Promega现已开发出了一种来自铜绿假单胞菌 (Pseudomonas aeruginosa) 的重组形式的 Lys-C(rLys-C)。在这项研究中,我们将铜绿假单胞菌和 Lysobacter 的 Lys-C 的性能进行了比较,并证明了铜绿假单胞菌 Lys-C 对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优势。
● 高度蛋白水解活性的 Lys-C 蛋白酶是铜绿假单胞菌 (Pseudomonas aeruginosa) 致病性的一个关键因素。
● 这种蛋白酶以 48 kDa 的非活性前体形式分泌,随后成熟为更小的活性酶。
● 研究表明,铜绿假单胞菌的 Lys-C 不仅表现出高蛋白水解活性,而且还具有非凡的切割特异性。
● 与其他 Lys-C 蛋白酶类似,铜绿假单胞菌的 Lys-C 能够承受强烈的蛋白质变性条件。Lys-C 蛋白酶的这一特性被广泛利用来消化那些对抗蛋白酶的蛋白质。
● 该蛋白酶与 Lysobacter Lys-C 具有极少的序列同源性。可能存在的情况是,铜绿假单胞菌和 Lysobacter 的 Lys-C 蛋白酶采用不同的机制来在赖氨酸残基的羧基端进行切割。
重组的铜绿假单胞菌 (Pseudomonas aeruginosa) Lys-C 蛋白酶:
● 在大肠杆菌 (E. coli) 中表达,以避免与病原体直接接触的需要,并提高蛋白酶的产量。
● 带有 HQ 标签,以简化纯化过程。
● 重组 Lys-C 蛋白酶经历自然成熟过程,以确保蛋白质正确折叠。成熟后的蛋白酶分子量为 27.7 kDa。
●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(HPLC) 检测,纯度超过 95%。
铜绿假单胞菌重组 Lys-C (rLys-C) 显示出高度的切割特异性:
● 使用重组 Lys-C 对 Melittin 肽进行消化时,即使在长时间孵育后,也只在赖氨酸残基的羧基侧产生了特定的切割。
● 同样,在使用重组 Lys-C 消化的酵母蛋白抽提物中鉴定出的几乎所有肽段都具有 C-末端的赖氨酸。
铜绿假单胞菌重组 Lys-C 能够耐受强烈的蛋白质变性条件(8M 尿素),有效地消化抗蛋白酶的肌红蛋白。